为什么日本人穿衣服就这么好看!

2018.04.06 19:28发布

日本,因为经常看日本综艺节目,例如人类观察和月曜夜未央之类的,常出现街头采访,的确几乎每个人都是很注重打扮的,无论是衣服还是妆容。而且对各种风格的包容力很高。整体上虽然风格各异,但是给人首先的感觉都是用心装扮了哒。

 


首先我们先来说制服,制服在日本非常普遍。学生有校服,服务行业有制服。孩子上保育园,每天户外活动时都要戴着保育园准备的统一的帽子,帽子分黄、粉、蓝、绿,不同班级不同颜色。


若说大家穿戴一样的好处在哪里,可以说在日本,服装不仅是认同感的基础,可以塑造团队精神、伙伴意识,它还类似是保护膜一样的东西,防止不必要的麻烦。



制服这一符号是对自我意识的隐形洗脑,它能巧妙地分割不同的群体,又反衬集体,赋予成员以角色意识和集体意识。代表理想的职业和优秀的学校的制服,既能实现成员的优越感,又吸引他者的羡慕与憧憬。


制服通过这种视觉统一性内化为心理性的认同。若说制服的缺点使个体无法自由表达个性,那么这一缺点通过制服与他者的区分中以优越感的方式给予心理补偿。


其他国家似乎并不喜欢这种通过制服对人的 " 分类 "。


除了军队、警察等需要极强的认同性的行业之外很少穿同样的服装。


无论是哪个国家,不会允许穿便装的交警、护士上岗,这些工作需要向对象明确传递自己的职业功能。


 

校服对于经济条件不好,对时尚没有兴趣的小孩而言是个好事情。


就像所有日本中小学午餐都由学校统一供应,每人都是同样的一份,不供你选择——这可以有效避免每天带便当所带来的无谓比较:看哪个妈妈的便当漂亮,哪个妈妈的寒酸。


校服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对学生规范意识的明确要求。就算是习惯马虎的孩子,穿了制服之后就会多少努力保持行为举止该有的正确性。日本的 " 七五三 " 节,即男孩在三岁、五岁时,女孩在三岁、七岁时要穿和服,由父母领着去神社祈求健康平安。那天,优优的妈妈告诉我,她给三岁女儿穿了和服之后女儿突然变得很乖,而且注意管理表情和姿态。这确实验证了礼服乃至制服是人类走向文明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起了 " 化性起伪 " 的功能。


 

这实际就是制服所具有的重要的道德功能。


穿戴制服表明一种社会角色,要求公共意识,也就是对其身份的提醒,无形中被要求公私分明、职业化。我们承认日本人的服务意识为世界一流。


若一个服务生对你礼貌有加,请不要自作多情,这只是他的工作,并不带有任何私人感情,对服务对象的尽心尽职实际是日本人的 " 公事公办 "。


这也是追求自由服饰的国家和每个行业有严格制服的人对工作态度的意识的强弱对比。


 

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现代人对服饰的功能性有了严格区分,这至少是以经济条件充裕为前提。


日本绝不会有人穿着旅游鞋、登山服上班。


日本学校也都会有更衣室,因此有体育课的日子不用一早就穿上运动服上学。


在日本的学术会议中,中国人的识别度较高,不说气质方面,只因其着装的相对随意,常见如格子衬衫、夹克衫。

 

 

西装这个东西由西方人发明,现在东方人更愿意穿,也真是个怪现象。服装与国家的经济实力似乎没有多大关系。据 2012 年的一次抽样调查发现西欧国家穿西装比率并不高,比率高的居然多数在亚洲,印度为第一位。


美国曾对试图超越苹果的三星掷言若想做到这一点,你们先允许你们的员工穿牛仔裤,这意思也就很明白。在我看来中国对服装相对自由,首先没几个人是正装上班的,穿旗袍的是门口的迎宾员,穿西服打领带的除了结婚的,一般是保险等各类销售代表、房产中介。


如果对三国进行比较,到了午饭时间,韩国的光华门,日本的六本木、秋叶原是一色西装,中国则不见得,棉质裤、牛仔裤会占近半数。

 

 

日本人的平时着装也有着较为明显的性格特点。


如果你看到商务区的女性便会发现似乎很难看到光彩耀眼、鹤立鸡群的女人。但仔细看其实她们每个人都是精心打扮过的,日本女人永远都是要给人不惹眼,甚至看起来有些打扮随便的印象,用所谓低调的奢华形容似乎不太贴切,因为她们给人的不是深邃的大牌感而是细节的精细感。


若说中国人的自信和无所谓是骨子里的,装扮有些咄咄逼人,日本人则总要把自己淹没在群体之中,不希望自己成为焦点。日本职业女性多为中短发,以示干练。

 

日本全职妈妈的比例很高,她们的服装以休闲为主,以便于带孩子。时尚并不是高跟鞋、链条包。她们有一套属于年轻妈妈系列的打扮风格。

 

 

 ▲竹下通的服装店

 


齐刘海、腮红、宽松的裙子、厚底粗跟鞋,这些是日本女孩打扮中常见的 " 卡哇伊 " 元素。竹下通经常出没看起来打扮 " 邪恶 " 的年轻男孩女孩,在他们身上仿佛看到日本对欧美文化的憧憬与想象,十几岁孩子桀骜不驯,看似邪恶古怪的街头时装,还有他们那精心打理过的彩色乱发,传达着不羁与不妥协,也是对权威的消解。原宿的竹下通和涩谷是这类年轻人出没处。


有时,我也会搭乘 JR 山手线去原宿站,坐在表参道边长长的褐色栏杆椅,观澜各色装扮的男男女女,能看到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大胆的搭配,看到设计者的奇思妙想和无限的可能性,让人大饱眼福,内心感慨,真是神奇,开放与保守就这样成了日本服饰文化的两面

 


日本人在身材上并不具备优势,但会把国内外各种品牌混搭一身,更多地靠出色的搭配和宽松的衣服来遮盖身材的弱点。


有朋友曾一针见血地说奢侈品是一种话语霸权,我同意这个观点。日本高中生多数会打工挣零花钱,有时候这些孩子们的目标就那么简单直接,做一个小时 1000-1200 日元的便利店收银员,为的就是买一件让人有存在感的衣服或名牌包。一些偏低价位的大牌在学生中相当有人气。

 


尽管日本足够保守,但它经历发达的时间长达 50 年,对服装的选择有过多次的往返,因此其消费心理亦相当成熟,对名牌、奢侈品的向往依然,但这种心态不同于一夜暴富者无法遏制的购物欲望。


作为经历几十年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日本人是老练的消费者,好比经验丰富的鉴宝师。服装这一可视之物不断将社会规范和人的意识外在化。从女性的角度来说,服饰传达着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的理解。


就像上海的老妇人,虽是几十年前的衣服但一定会穿着非常干净得体。在日本有些老妇人的神态举止让我印象深刻。


 

联系我们

关注育英学堂微信

微信

全国热线

08037379918

记住密码

登录